欢迎来到 饮食安全观察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网上提案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062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9-15 22:31:55 来源: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高慧委员:

  现将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村(居)委会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建议”的进展情况再次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情况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村(居)民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将其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局,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网格化管理,为健全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2023年,我省率先在全国颁布实施了《江苏省层卫生条例》,明确将村(居)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基层卫生相关工作以法的形式予以保障。

  (一)“基层治理+卫生健康”的健康治理型架构初步构建。截止目前,我省13573个村民委员会、7860个社区居民委员均设置公共卫生委员会。初步建立起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公共卫生管理机制,为推进健康江苏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南京市充分利用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力量,协助开展卫生环境整治、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最前端”了解居民健康需求。高邮市出台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行动指南,遴选203个基层医务人员担任疾控专员,全覆盖构建231个“健康治理型”公共卫生委员会。

  (二)村(居)公共卫生队伍健康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部分经济较好的乡镇(园区)已经试点招录医学专业背景的作为乡镇社会事业局公共卫生专干。通过建立网格员、医务人员协同配合机制,利用网格员熟悉街道、村组的岗位优势,拓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的深度、广度,让更多群众获得健康保障。

  (三)共治共享的村(居)公共卫生氛围得到营造。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公共卫生委员会宣传,营造了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和监督。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与广播电视台、报纸、杂志、新媒体等合作,宣传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等,让公共卫生委员会进入了大众视野,积极引导各方力量配合其开展工作。

  (四)基于数智化管理的基层健康服务效果得到提升。全省远程医疗服务已覆盖到所有涉农县(市、区),基本实现区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全覆盖,能够在辖区内完成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据的共享互认及将相关数据融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为重点,推动各地开展以平台为枢纽、基层机构为核心、村站为前哨的基层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从而打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间信息互通共享。目前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已全部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开放。2023年起,我省在张家港、溧水等地区试点上线“智医助理”系统,实现慢性病随访一处录入、多处结果复用。泰州市启动慢病防治“星网计划”民生工程,通过智能手环远程患者监测睡眠、心率等健康数据,并直接传送到村医端管理平台,数据异常出现提醒提示,并主动对患者开展有效的健康指导。南京市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AI技术和大模型算法,打造了国内首个医防融合基层慢性病管理系统“超能家医”,支持24小时咨询服务、远程监测、线上就诊等功能,并提供饮食运动、健康教育、用药复诊等定期指导和提醒,居民“一键式”对话就可联系上基层医生,获得全天候健康护航。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组织编写《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指导手册》,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上级部署,做好村(居)民公共卫生委员会相关工作安排。

  (一)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会同社工部、民政厅等各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公共卫生委员会主要负责政策宣传、健康知识普及、公共卫生工作的组织和动员等。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更侧重于提供具体的医疗保健服务、健康教育以及疾病预防和控制等。

  (二)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配合省教育厅支持省内有条件的高校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结合各地实际需求,省统一组织做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招聘和编制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力度,并适度扩大培养规模。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落实好“乡聘村用”用人机制。组织开展新一轮省优秀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遴选,遴选范围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全科医师为主的在岗卫技人员,同时兼顾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及其他卫技人员。组织乡村医生参加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国培项目,依托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大力推广基层适宜卫生技术。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依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三)强化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强化社工部、民政等各部门信息共享,确保公共卫生信息和医疗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利用。明确由县级医院或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牵头组建本区域内的县域医共体,逐步组建县域内的远程医疗协作网,推动技术、人员、服务、管理等优质资源下沉,推进智慧健康终端进村(社区),增强村(社区)健康信息化应用能力。借助信息化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推动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检验等服务覆盖到所有乡镇卫生院。

  感谢您对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26日


原文链接:http://wjw.jiangsu.gov.cn/art/2025/7/16/art_59524_116233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