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 0667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9-15 23:07:09 来源: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孙子林委员:
现对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糖尿病筛查和预防纳入政府为老百姓做实事工程的建议”进展情况再次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省依托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筛查工作站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2024年,我们创新开展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通过强保障、抓落实、促成效,积极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基层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新模式。
(一)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2025年,已连续两年将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工作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主要从年度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2025年省财政预算安排市县转移经费2400万元,用于奖补2024年度首批通过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标准验收的建设单位,每个单位奖补40万元。各地进一步将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当地政府重点管理事项,协调财政、医保、基层街道等多方面共同支持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网络力量,做好人群筛查和分类登记管理工作。在2024年度省人大民生实事评议中,基层慢病筛防中心群众满意度位居前列。
(二)提升慢病筛查和防控能力。一是遴选建设单位,开展建设单位能力评估,优先遴选前期已建成的基层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筛查工作站,且辖区内常住人口达到5万人左右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重点建设单位。二是突出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三高共管”重点任务,具备条件的建设单位可实行“3+N”建设模式,将慢阻肺、骨质疏松、房颤、肿瘤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纳入筛防对象。三是强化技术力量支撑,召开全省建设单位培训会和经验交流现场会,定期调度建设进展情况。省级依托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基层特色科室省级孵化中心,组织开展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医护人员资质培训。推动二级以上医院做好人员下沉派驻服务,通过出诊、培训、带教、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开设专家工作室和联合病房等方式,参与基层慢病筛防中心服务。四是发挥医联体医共体牵头作用。医联体/医共体牵头单位做好双向转诊服务,在专家号源、住院床位和预约检查等方面预留资源优先保障基层医生CSP患者转诊的需要,并及时将病情稳定的患者下转至慢病筛防中心,指导筛防中心的诊疗和管理服务工作。
(三)精准开展慢病筛查和预防。一是统一标准。制定《江苏省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标准(2024版)》,突出“两筛三防”核心建设理念和“三高共管”(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重点任务。二是优化流程。遵循慢病医防融合、筛防结合的建设理念,建立完善基层慢病筛查、诊疗、管理、转诊及后续追踪管理流程。理顺慢病筛防管治康流程中各环节的职责,全员参与,分工明确,对慢病人群进行分类分层,重点落到筛查后的预防,做好后续接续管理服务。加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设施配备,通过规范化培训,推动筛防工作下沉,提高服务同质化水平。三是
规范管理。建设单位制定工作制度,确保基层慢病筛防中心有序运转。根据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房颤等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指南和规范要求,通过重点人群健康体检、社会面团体性及机会性筛查等途径,及早发现未经诊断的慢性病患者,防患危急症和后续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四)多渠道开展宣传。建设单位通过自媒体、新媒体等不同途径,做好慢病的健康知识宣传,提升居民健康意识,提高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慢病管理服务目的和意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提供的知晓度和信任度。我省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做法获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栏目专题报道。
二、下步工作打算
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实事。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作贡献。
(一)加强内涵建设。以能力提升为入口,并发症筛查工作站和靶器官筛查工作站为依托,充分利用国培项目提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能力和高血压靶器官筛查能力建设。同时做好慢阻肺的筛查、诊疗及康复能力培训,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逐步将慢阻肺筛查项目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并拓展至其他高危人群。
(二)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慢病管理项目基础上,通过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慢病人群为重心,个性化、品牌化、差异化的团队服务理念,提升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拓展筛防病种。进一步拓展基层慢病筛防中心的一体化服务病种,重点推动骨质酥松、肌少症、慢阻肺、房颤等常见疾病的纳入筛防管理范围。
感谢您对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26日
原文链接:http://wjw.jiangsu.gov.cn/art/2025/7/16/art_59524_116233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