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046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9-15 22:47:12 来源: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闵凌峰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江苏“互联网+医疗健康”慢病管理系统的提案收悉,结合省数据局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情况
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省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我省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控工作,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并将其纳入《“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作为推进健康江苏建设的重要措施。我委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医防融合,以《落实健康中国行动 推进健康江苏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工作目标,在心脑血管、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糖尿病等多个疾病领域实施专项行动,探索建立慢性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一)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联合发改、教育、财政等部门制定《健康江苏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苏卫医急〔2024〕7号)《健康江苏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苏卫医急〔2024〕8号)《健康江苏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苏卫医急〔2025〕2号)《健康江苏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苏卫医急〔2025〕3号),以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四大类慢性病为突破口,明确部门职责,提出具体任务目标,逐步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医疗机构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协作网络,推广适宜防治技术,组织开展培训、质量控制;疾控机构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干预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宣传教育、健康咨询及指导、高危人群筛查、健康管理等方面强化协作,不断推进慢性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全流程健康管理和医防融合服务。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是推进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我委组织归集面向全人群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包括慢病诊治、检查、随访)相关信息,形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为全方位、全流程居民健康管理提供支撑。持续推动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13个市、96个县(69个实体县区和27个市代建虚拟县区)平台对接,目前已归集29.97亿人次门诊和1.52亿人次住院信息,形成 8623余万份健康档案,包括352余万糖尿病患者、1054余万高血压患者、9.94万脑卒中患者服务信息。二是加强慢性病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建设重大慢性病监测信息平台,涵盖肿瘤新发和现患病例、慢阻肺病例、心脑血管事件病例的基础信息、发病信息、随访信息、死亡信息等信息的采集、流转及质量控制等功能,通过统一接口对接各市级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实现监测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每年通过系统共享的肿瘤登记随访数据近200万条,死因信息近60万条,心脑血管急性事件信息近55万条,慢阻肺病例近45万条,为测算我省居民健康水平提供了核心数据。三是加快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省数据局推动出台《江苏省数据条例》,从法律层面加强数据资源管理,明确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数据安全防控机制等要求。印发实施《江苏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施方案》《江苏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规范(试行)》,构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制度,会同省相关部门推进数字化健康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和开发利用,助力释放健康数据价值。
(三)加强慢性病防控人员培训和教育。组织临床、公卫等领域专家,编撰出版《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实用技术》、《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实用技术》、《骨质疏松社区综合干预实用技术》等教材,用于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人员、社区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普及慢性病防治科普知识。积极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将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作为医务人员必修课,大力发展“互联网+医学”继续教育,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主动提供健康科普服务,为推动健康江苏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四)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控知识宣教。2017年11月,我委联合省体育局、省总工会等5部门印发《江苏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苏卫疾控〔2017〕18号),实施“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多渠道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控的健康知识以及“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理念,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完善省级健康科普资源库和专家库,加大健康科普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公众使用效率。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慢性肾脏病等慢性病的早筛早诊认知。2024年,全省共开展现场活动和健康讲座2230场,印发相关宣传材料531213份,发放健康支持工具187954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将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吸收。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省数据局持续做好慢性病健康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不断完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将慢性病防治行动与健康江苏其他有关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活动以及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有机结合、整体推进。加强部门资源统筹和协同,适时召开协调会议,针对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措施,确保慢性病防治行动有力有序开展。
(二)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将慢性病管理信息化纳入数字化发展总体规划,按照“省级统筹、市县协同”模式,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全省统一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管理信息化相关数据标准和业务规范;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公共数据平台,打通慢性病管理多源数据通道,实现患者全病程数据“一站式”归集;推动慢性病管理数据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社区机构等实时共享,支撑“互联网+医疗健康”融合应用;创新数据授权机制,支持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对慢性病数据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支持各方合规使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三)强化人员培训与交流。持续加大培训力度,围绕慢性病防治知识、诊疗规范、管理技能等内容,定期组织临床、公卫等领域专家对慢性病防控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搭建交流互动平台,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分享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提升慢性病防治人员技术水平。
(四)持续加强慢性病防控科普宣教。制定年度慢病防治宣传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结合“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心脏日”“全国爱牙日”等各类卫生宣传日节点,组织专家编写制作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慢性病防治科普宣传资料,在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基地以及学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场所广泛投放,提高群众对慢性病防治的关注和了解,不断提升健康管理能力。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30日
原文链接:http://wjw.jiangsu.gov.cn/art/2025/7/16/art_59524_116232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