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饮食安全观察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网上提案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529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5-09-15 23:10:23 来源: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王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紧密型基层医疗联盟促进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结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医疗保障局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情况

  我委始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筑牢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网底,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与健康管理服务。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重塑服务体系。在城市,依托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联体;在农村,依托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全省76个涉农县区,依托重点中心乡镇或中心卫生院设置,服务辐射片区2—4个乡镇,规划建设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依托医共体牵头医院或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立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加强基层机构卫生人员基层适宜卫生技术培训。目前,全省建有医联体653个、医共体147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200个、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156个。

  二是推动资源下沉,构建长效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深化结对帮扶,健全城市三级医院包县、医联(共)体分片包乡镇的工作机制,坚持以基层需求为导向,推动上级医院专家长期下沉基层服务。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有上级医院专家工作室2144个、联合病房804个,组建各类专科联盟391个,组织14家大型三甲医院结对帮扶医疗资源薄弱地区15个县医院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累计派驻管理和技术骨干1.1万人次,开设名医工作室204个,完成诊疗25.18万人次,培训医务人员14.51万人次。

  三是加强培养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强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持续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采取培养、招聘等“七个一批”办法,壮大基层卫生人员队伍。持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两年共培养3674名;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制度,39家全科规培基地均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和全科门诊,两年培训助理全科医生1324名、全科转岗人员1214名。建立省、市、县三级基层卫生人员岗位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针对全科医生、护理、乡村医生三类人员开展常态化培训,其中每年培训全科医生近2.8万名;针对基层卫生骨干医师开展国培项目,每年选送不少于600名基层骨干临床医师到省、市级三甲医院进修4个月;依托三甲医院成立41个基层特色科室省级孵化中心,聚焦基层常见病同质化诊疗,每年培训基层专科医生300名。

  四是建立“互联网+医疗”新模式,赋能基层发展。积极推广远程会诊、预约转诊、互联网复诊、远程检查,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配置应用,整体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效能。建成省云影像、云检验平台,实现全省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全面推进69个县区信息化支撑县域医共体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功能中心建设。全省以县区为单位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全覆盖。推出系列面向居民的在线问诊、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健康指导、应用居民健康监测穿戴设备等便民惠民措施。在24个县区的基层机构部署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不断赋能基层机构常见病、多发病同质化诊疗水平提升。

  五是强化统筹利用,促进区域协同。联合省医保局印发《江苏省实行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核责任制意见》,明确基层首诊范围,鼓励城乡居民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基层首诊等服务包,建立转诊审核管理小组或指定专(兼)职人员,定期开展对转诊合理性和规范性的审核评价,规范转诊管理,制定差别化支付政策,引导分级就诊、有序转诊。依托县级以上医院,建设影像、心电、远程会诊、审方等功能中心,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强化基层同质化服务能力提升和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利用。截至2024年底,全省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就诊比例74.73%,县域就诊率94.86%;基层诊疗量占比57.41%,较2023年提升1.1个百分点;由二三级医院下转和基层上转的患者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7.43%、3.7%。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委将强化与省人社厅、省医保局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深入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基层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健康管理水平,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一是持续加强医共(联)体建设,全面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个下沉”,建立人员下沉派驻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数字服务一体化,加快影像、检验、心电、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提升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内涵质量,开展康复疼痛、消化内镜等十大相关功能中心建设。

  二是大力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持续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强化全科医师等基层急需人才培训,扎实开展基层卫生骨干人才国培。对照《江苏省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建设评价标准》,推进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标准化建设。

  三是持续深入开展结对帮扶,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拓展专科联盟种类数量,推动更多上级医院专家长期下沉基层开展服务,开设联合病房和专家工作室。

  四是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按照“省统筹规划建设、市组织推广、县实施应用”思路,推动《江苏省信息化支撑县域医共体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基本业务规范(2024版)》应用,加快建设县域医共体一体化信息平台。采取“省市区共建”方式,在盐城市大丰区开展基层卫生健康信息一体化建设试点。持续推进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基层应用。落实《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首页基本内容(试行)》。

  感谢您对全省基层卫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27日


原文链接:http://wjw.jiangsu.gov.cn/art/2025/7/16/art_59524_116232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