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饮食安全观察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网上提案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116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9-15 23:15:58 来源: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夏彦恺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医疗,提升智能化全民健康服务”的提案收悉,结合省数据局、省工信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通过一系列工作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一是充分发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等政府基金引导作用,加大“苏科贷”“苏知贷”“苏创融”“专精特新贷”“人才贷”等金融产品对人工智能企业支持力度,鼓励大模型企业积极申报相关专项资金,打造领先的行业大模型。二是引导企业积极应用数字化辅助设计、流体力学模拟、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多模态数据融合算法、医疗影像智能分析、AI辅助药物设计等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我省推荐78个项目申报国家工信部、药监局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挂帅攻关。三是瞄准国际医学科技前沿,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组织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开展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支持利用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进行辅助诊断、辅助治疗及辅助决策,开展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2024年12月,我省出台《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支持高校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业建设,引导高校主动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业。推动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人工智能赋能医学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持续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目前,东南大学的“医学影像学+人工智能”等“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项目已获批。

  (三)完善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我省已建成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于省平台推进卫生健康业务系统整合和数据资源汇聚,打造统一业务和数据中枢,已联通汇聚全省13个市、95个区县级平台、241家三级医院、169家二级医院的诊疗数据,累计采集数据1356亿余条,数据存储59.5TB,包括 352万糖尿病患者,1054万高血压患者,25.29亿人次的门诊和1.36亿人次的住院信息,8600多万份居民健康档案。建成全省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学影像和检验结果数据库。2022年,基于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我委集中建设省卫生健康云影像、临床检验平台,已实现全省478项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存储CT、MRI、DR、B超等影像报告超1.74亿份、影像存储量超23.2PB,存储患者检验报告累计16144万份。这些为人工智能在江苏卫生健康领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四)强化医疗健康数据安全。制定《健康医疗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医疗健康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对医疗健康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传输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手段,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访问、篡改或泄露。加强对医疗健康数据使用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数据安全意识,防范数据泄露风险。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您的提案围绕智慧医疗,从推动技术创新、强化人工智能必修教育、完善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强化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创新支持力度。一是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建立更具适应性的多模态人工智能诊断模型,构建影像、基因组学、电子病历等医疗数据库,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融合创新和示范应用。二是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围绕智能导诊、辅助诊疗、医疗质量控制等,加强技术攻关和应用场景开发。三是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鼓励医疗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创新应用。

  (二)强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通过“双一流”建设支持计划、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十五五”江苏省重点学科等加大对人工智能和医学相关学科专业的支持力度。深入贯彻落实《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努力培养一批高水平人才。同时,引导我省高校积极申报“医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项目等。

  (三)深化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全链条健康管理服务。一是加强数据治理,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和管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二是拓展平台功能,提升卫生健康数智化服务水平。依托省平台统一提供个人健康管理、临床辅助决策等人工智能应用试点。三是深化数据应用,促进健康管理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对海量健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个性化健康管理、疾病预防预测等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人工智能应用监管,增强公众认知和接受度。一是推进江苏省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建设工作,加强对人工智能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二是加大人工智能的宣传培训力度,支持专业机构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大会、大赛、论坛等系列活动,增强公众认知和接受度。三是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公众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技术应用和服务,提升公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感谢您对全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24日


原文链接:http://wjw.jiangsu.gov.cn/art/2025/7/16/art_59524_116232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