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饮食安全观察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呼和浩特:家医服务“签而优约”

时间:2025-10-10 01:21:3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青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毫沁营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一天的工作已经开启。在其负责的签约居民中,高龄老人是重点服务对象。80岁的村民任爷爷突发胸痛,家属一个电话,立刻激活了一套完善的家庭医生应急机制:快速初诊、“绿色通道”转诊、与上级医院高效联动。最终,任爷爷脱离了生命危险。

  类似场景,在呼和浩特市各个社区不断涌现:海鑫苑小区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急需更换导尿管,新城区东风路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刘艳迅速带队上门服务,及时解决了问题;锡林北路社区一位居民身体不适,家庭医生高嘉敏带领团队携带设备上门进行了细致诊疗。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走深走实,实现了从“签而有约”到“签而优约”的提质升级。

  强基固本 筑牢基层健康网底

  “过去,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现在通过‘强基行动’,我们有了更多途径吸引和留住人才。”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呼和浩特市以实施“强基行动”为抓手,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推行“县管乡用”“乡招村用”政策,通过对口支援、人才下沉、多点执业、招聘大学生村医等多种方式,打破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壁垒,充实家庭医生团队力量。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958个、家医3071名,形成“全科覆盖、专科协同”的服务模式,为慢病管理、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专业保障。目前,全市签约居民达213.3万人,全人群签约率达60.1%,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9.77%。

  数字赋能 提升服务可及性

  在新城区东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可使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字化平台进行线上随访。平台实现了PC端与移动端的深度融合,可以随时调取患者的健康档案,及时跟进健康管理进程。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创新打造自治区首个深度融合PC端与移动端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字化平台,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同时,呼和浩特市还制定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基本项目参考清单,在11种基础服务包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包,助力实施对单一病种患者的闭环管理。呼和浩特市还上线医保便民服务电子地图,打造“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机制创新 激发服务新动能

  为确保服务质量,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医保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印发通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评机制,明确服务清单和评价标准,对签约数量、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等进行严格考核,建立正向激励体系。市卫生健康委与市医保局联合开展专项评价,围绕覆盖率、履约率、健康管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等18项指标量化考核,并将结果与经费拨付挂钩,实现由“重签约”向“重质量”的转型。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还出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办法》,创新筹资机制,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项目,非重点人群年服务费为55元/人,重点人群年服务费为150元/人,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居民个人共同承担,为签约服务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看病难”到“家门口有医靠”,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健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让呼和浩特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贴心的健康服务,让“签而有约、健康可及”的承诺与愿景照进现实。


原文链接:http://wjw.nmg.gov.cn/xwzx/mtbd/tw/202509/t20250929_27975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