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丨新四军:铁纪铸魂 纪律建设的时代回响
时间:2025-09-16 00:55:23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宁夏中医药管理局) 作者:佚名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新四军以其如铁的纪律、如钢的信念,成为华中地区坚不可摧的“人民长城”。从初建时的“三大纪律、十项注意”,到重建军部后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新四军的纪律建设不仅塑造了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铁军,更为我们今天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我们怎样实行节约运动》《谈日记》等文章,指导新四军战士如何恪守自律。
历史实践:从传统教育到整风锤炼
新四军自诞生之初,便将纪律视为生命线。1937年秋至1938年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响应党中央号召,整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部队初创时期,由于长期游击环境,部分战士存在自由散漫的习气。为树立人民军队形象,新四军领导人项英、陈毅等及时提出“十条军规”和“三不”纪律,从“上门板捆稻草”“买卖公平”等生活细节,到“不拉夫、不派款、不扰民”的群众纪律,全面规范官兵言行。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纪律建设进入新阶段。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人深刻总结教训,提出“建设正规化党军”的目标,突出政治纪律建设。1942年5月,新四军党务委员会发布《关于执行党的纪律的决定》,明确党员处分权限与程序,推动纪律执行制度化。针对部队成分复杂、良莠不齐的情况,刘少奇强调必须加强纪律建设,使每个人自觉遵守纪律。张云逸则提出各级干部必须“拥政爱民”,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十项注意”。经济困难时期,新四军高度重视财经纪律,刘少奇批评第1师供给工作浪费严重,要求严格经济审批制度。同时,华中各根据地颁布《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严厉打击贪腐行为,教育官兵恪守职责。
《干部保健条例》
整风运动期间,新四军各师联系实际开展思想教育。第1师针对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倾向进行整风;第2师召开干部会议教育挽救犯错误人员;第3师加强群众纪律和党性锻炼;第4师纠正打骂战士现象;第5师在复杂环境中开展阶级教育,坚定信念。整风运动中,陈毅、粟裕等领导人带头自我批评,各级组织通过党员大会、批评和自我批评、模范创建等活动,提升党员思想和作风。新四军还积极运用文艺形式进行廉政教育,创作《李闯王》《同志,你走错了路》等剧目和《廉政歌》《三不走》等歌曲,广泛宣传纪律要求。
“新四军在不同历史阶段紧扣实际开展纪律建设,尤其注重政治纪律和经济纪律的双重约束,体现了纪律建设的阶段性和针对性。”中共盐城市委党校(江苏盐城新四军干部学院)新四军历史研究室主任、教授陈蓉说,从初期的行为规范,到重建后的制度完善,再到整风时期的思想净化,其逐步深化的教育实践为新时代纪律建设提供了系统而深刻的历史镜鉴。
《盐阜区暂行供给标准》
成功经验:依托阵地开展教育实践
新四军纪律建设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育阵地牢固、形式多样、案例生动。军部创办华中党校、抗大分校等干部学校,系统开展党性、廉政和群众工作教育。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人亲自授课,增强学员政治素质。全军和根据地创办报刊250余种,如《抗敌报》《拂晓报》《盐阜大众》等,及时报道纪律事件,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真理》杂志公布郭力军、陈新等违纪处分决定,《盐阜大众》连续刊登《我就不带饭票》《请酒是坏风气》《两个村长贪污被撤职》等批评文章,以及《民主政府的干部多清白》《大公无私的王指导员》等表扬报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教育作用。
在教育形式方面,新四军注重丰富多样,融入日常管理。利用冬学、夜校、读报组组织学习;文化教员将纪律编成歌词、顺口溜,方便记忆;晚上开展“卧谈会”,官兵坦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基层党支部常抓组织生活,要求党员无论职务高低、环境险恶,都必须参加批评和自我批评。刘飞旅长在组织生活会上强调“思想意识不正确,则生活行动也会不正确”,要求党员加强修养锻炼。整风运动中,各级领导亲自抓、作报告,存在错误的同志通过学习教育主动检讨,组织鉴定后免予处分,既改正错误又放下包袱。
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成效显著。战士偷窃银镯子被枪毙,新四军老战士潘开田回忆“大家特别震撼,很受教育”。彭雪枫亲自教育骑兵团杜绝战马踏庄稼,要求“在敌人面前像猛虎,在人民面前像绵羊”。领导干部更是以身作则:项英自付招待餐费,陈毅简朴结婚,粟裕赔偿并补栽被马啃伤的树苗,黄克诚与夫人订立“约法三章”作为家规。这些典型事例和领导表率,深深影响了全军,形成了“以上率下、全员守纪”的良好氛围。
“新四军纪律建设之所以成效显著,在于其教育载体丰富、形式贴近实际、典型案例警示性强。”陈蓉认为,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和舆论监督的公开透明,形成了组织教育、文艺感化、典型带动、全员参与的立体教育网络,这些经验对当前纪律建设仍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盐阜大众》刊登关于两名村长因贪污腐化被撤职的报道。
现实启示:纪律建设必须与时俱进陈蓉认为,新四军纪律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新时代具有重要启示。政治纪律建设始终放在首位,新时代要全面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加强自律修养、制度监督和自我约束,保证党员干部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纪律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制度化推进,各级党组织应将其纳入总体部署,细化责任主体和目标,实现层层落实、制度保障。教育载体和形式需不断创新,既要用好党校、教育基地、传统媒体等阵地,也要积极运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将教育内容转化为文创、动漫、微电影等“视觉代码”,提升感染力和覆盖面。
此外,应当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效应。新四军领导干部既是纪律倡导者,更是模范践行者。新时代要科学选树群众认可、经得起检验的遵纪典型,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宣传其事迹,同时避免过度炒作,确保宣传客观深入。通过典型带动,让更多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自觉行动。
“新时代的纪律建设应继承新四军的优良传统,尤其要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推动纪律建设从‘软约束’走向‘硬保障’。”陈蓉说,在新时代的新环境下,更要注重创新传播方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实现政治性、经常性、创新性和示范性的有机统一,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支撑。
原文链接:http://wsjkw.nx.gov.cn/ztzl/xbndsjqfjll/hsjy/202509/t20250908_50135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红色记忆】这不仅是缅怀
下一篇:一张“纸”的红色记忆与当代新篇